全球经济“内卷”严重,复苏之路充满“坎坷”,主要经济体政策调整的“蝴蝶效应”四处扩散,地缘政治冲突更是让产业链布局不断“洗牌”。与此同时,国内经济开启从高速到高质量发展的“换挡加速”,新旧动能转换进入“攻坚期”。
在这样复杂多变的大背景下,“十五五”规划的编制工作不仅要为未来五年国家发展绘制精准的“路线图”,更要成为我们穿越复杂局势、抓住战略机遇的有力“抓手”。为此,我们特别邀请到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高级顾问专家、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与价格研究所原所长杨宜勇研究员,围绕“十五五”规划编制中的关键议题,进行深度探讨。
杨宜勇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高级顾问专家,国家发展改革委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,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与价格研究所原所长。
让规划既“接地气”又“看得远”:
科学性与前瞻性如何兼顾?
编制“十五五”规划,好比给国家发展“导航”,既不能偏离实际路况,又要提前预判前路拐弯。杨宜勇认为,确保规划“靠谱”且“超前”,有六条核心路径:
一要坚持科学决策、民主决策、依法决策,将顶层设计与问计于民相结合,加强调研论证,广泛凝聚共识。二要注重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的系统性、整体性和协同性,提升规划科学化、民主化、法治化和规范化水平。三要精准定位战略重点,根据自身特色和比较优势制定发展举措,前瞻性把握国际形势变化。四要聚焦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驱动,发展新质生产力,以科技创新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。五要统筹发展和安全,健全国家安全体系,有效应对风险挑战。六要注重民生福祉和共同富裕,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。
地方规划“预热期”:
前期研究该盯紧哪些事?
如果说国家规划是“总蓝图”,地方规划就是“施工图”。杨宜勇提醒,地方在前期研究时,要抓住九个“着力点”:
一要做好战略导向与长远规划,确保与国家战略协调。二要为政策制定与实施奠定基础,确保科学性和可行性。三要通过研究优化资源配置,引导资金、技术、人才向关键领域倾斜。四要深入分析国内外形势,预见挑战与机遇,促进经济转型升级。五要促进区域间、部门间合作,避免重复建设。六要提升政府科学决策能力和治理现代化水平。七要增强社会参与和共识,广泛听取各界意见。八要聚焦高质量发展,设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。九要夯实规划编制基础,提高应对复杂环境的能力。
中国式现代化“路线图”:
“十五五”要闯哪些“攻坚关”?
推进中国式现代化,“十五五”是“攻坚期”。杨宜勇指出,要聚焦八大“主战场”:
一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,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解决“卡脖子”问题;完善科技创新机制,推动产学研融合,培养创新型人才。二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,巩固制造业优势,推动传统产业升级;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;践行绿色发展理念,推进能源革命。三要深化改革开放,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,优化营商环境;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,共建“一带一路”;深化财税、金融、国企等重点领域改革。四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,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;推进新型城镇化,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;支持革命老区、民族地区等特殊类型地区发展。五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提高居民收入,完善社会保障体系,提升教育、医疗、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;促进社会公平正义,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。六要加强文化建设,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增强文化自信;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,培育核心价值观。七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,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;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。八要加强党的领导,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有效落实,提升党员干部政治判断力、政治领悟力、政治执行力。
新质生产力“地方版”:
东西南北中该怎么干?
培育新质生产力,不能“一个模子刻出来”。杨宜勇给出“区域定制”方案:
一要坚持先立后破,统筹新旧动能转换:改造提升传统产业,培育壮大新能源、新材料等新兴产业,前瞻布局人工智能、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。二要对接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布局:东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;中部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;西部发挥资源优势推动绿色发展;东北振兴老工业基地。三要强化科技创新:加大基础研究投入,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攻克“卡脖子”技术。四要深化改革开放:优化营商环境,加强人才队伍建设;扩大开放合作,引进先进技术。五要坚持绿色发展:推广清洁生产技术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
改革“深水区”攻坚:
哪些“关键题”要破解?
“十五五”改革,要向“难啃的骨头”下嘴。杨宜勇指出,关键领域改革要“精准发力”:
一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:完善市场经济体制,强化市场决定性作用;深化国资国企改革,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;优化财税体制,健全地方税体系;深化金融体制改革,防范金融风险。二要推动创新驱动发展:改革科技创新机制,加大基础研究投入;激发人才创新活力,优化创新创业环境。三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: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、绿色化转型;完善新兴产业政策体系。四要深化社会领域改革: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。五要深化生态文明改革:健全生态补偿机制配资股票交易,推进能源资源节约。六要深化对外开放: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;推进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。七要加强党的领导和制度建设: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机制,推进法治建设。
涌融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